關於客家文化
來源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E%A2%E5%AE%B6%E6%B0%91%E7%B3%BB
文化
客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特別是廣東文化的重要支流。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,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,故有濃厚的丘陵文化。有人說:哪裏有陽光,哪裏就有客家人;哪裏有一片土,客家人就在哪裏聚集,艱苦創業,繁衍後代。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在廣徵客家人士意見後,宣布將把具客家獨特性的「天穿日」(農曆正月二十),訂為中華民國「全國客家日」。
風俗
- 客家人唱山歌,並且在不同的場合、節慶時有對歌的風俗。
- 於明代及清代時期,客家人與其他漢族不同,僅少數有裹腳的習俗,多數窮人家女子一般赤腳或穿木屐,與男子無異。
- 客家人有在清明節做艾粄的習俗,各地的掃墓時間不同(見掃墓條)。
信仰
客家人的信仰多為儒道釋三教奉祀之神明。除了釋迦佛、玉帝、關帝、玄帝、媽祖、城隍等等華人共通的神佛之外,各地有獨特的鄉土神祇。
- 觀世音菩薩:為漢人共通的信仰,閩西永定客家人視為鄉土神。
- 三界爺:為漢人共通的信仰,即掌管天、地、水三界的大神,三官大帝。
- 民主公王:是客家人奉祀的鄉土神,是客家村莊的守護神,相當於城隍或土地神之類。
- 土地伯公:為漢人共通的信仰,即土地公。
- 龍神:守護地脈之神,常與土地伯公並稱。
- 漢帝:贛南寧都客家人的信仰,即漢高帝劉邦,或說是南漢高帝劉巖,初為劉姓宗親之祖先崇拜。
- 三山國王:廣東潮州府——獨山、明山、巾山的山神信仰,亦有潮州人信奉。
- 定光古佛:閩西汀州客家人的高僧信仰。
- 慚愧祖師:潮州一帶的高僧信仰,亦有潮州人信奉。
- 五顯大帝:閩南漳州詔安客家人的信仰,現今在臺灣的臺北、宜蘭、彰化、臺中、雲林、屏東、臺東等18個縣市,共有從詔安分香的五顯宮或五通宮,目前彰化縣大村鄉、員林鎮、埔心鄉、溪湖鎮等4個鄉鎮,共有10個庄頭,為輪流值年爐主,故依帝別劃分奉祀區域。
- 義民爺:各地因保鄉護土而陣亡的客家子弟,死後被奉祀,以臺灣極盛(新竹縣新埔鎮義民廟)。
- 仙姬娘:仙姬娘信仰,如越南同奈省邊河市的客家後裔。
服飾
客家傳統服飾原同為一般漢人所穿之漢服且多為"上衣下裳"古製,滿清入主中原後易服於今。現為「上穿大襟衫,下穿大襠褲」,其顏色以青色、黑色為主,給人素雅而嚴肅的印象,恰似其沈穩隱斂之民族性。現代客家人基本上都穿西式服裝,與其他漢族人無異。粵東北、贛南等地還保留有一些小孩子穿戴的客家傳統服飾。

回應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