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10-19 18:35:54

執政者必須具備的政治道德與歷史常識

一、兩岸不對稱的思維與作為
近幾年來,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相關訊息,經常在傳播媒體和各種資訊平台上,以近乎透明的鏡面展現出極不對稱的演進狀態。
台灣方面因三度對反矛盾的政黨輪替,從二十世紀末到2017年底,政經社會在撕裂拉扯的計劃性台獨與獨台之間,產生了國力迅速下滑,經濟欲振乏力,教育嚴重失根,社會倫常失序,國防戰力薄弱,媒體喪失正見等結構性的糜爛現象。追究其根源,不外乎為政者缺乏政治道德與高瞻遠矚之胸懷智略。
中國大陸方面自從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,逐漸淡化意識型態教條與激烈的政治運動,以實事求是的態度,建構出"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",讓人民富起來,社會安定下來。接續的繼任者江澤民與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,均傳襲了漢唐時代初期建政者的韜光養晦策略,在維穩的國家發展軸線上,走出比當年台灣的蔣經國領導班子更具有可塑性的接班梯隊。
果不其然!自2012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迄今,一系列深具國家大戰略的規劃與步驟,就以超限程度的紮實工夫邁向强軍强國之偉大目標前進。
一位大有為的 國家領導者,擷取了民國建肇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遠略:實業計畫。將它整合再造,複合著經濟、國防、外交與地緣戰略的建設性元素,擘畫出"一帶一路"貫穿歐亞非俄之大戰略藍圖。五年內出訪國際友邦28次,打貪反腐抓關薄熙來‘郭伯雄’徐才厚等老虎蒼蠅150萬名貪官,三次陣容壯闊的大閱兵,展現出祖國統一'復興中華的堅強決心!
如今,在"中國製造2025"經濟起飛引擎,創新驅動"智"造的科技領航路線上,將為整體國家發展帶上更遼闊更豐厚更加穩健馳航的國力加乘力。

二、風行草偃的對反風格
兩千年前,中國儒家先驅孔子回答季康子為政之道說:「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,必偃」。
斯言乃是經典之言,以這ㄧ句話來檢驗兩岸領導人和從政型格之特質,所謂不對稱的形象與實力,高下立判!
2017年10月18日是中共十九大召開的日子,在以黨領政領軍的前提下,反貪鞏固習核心的領導班子於焉成型,軍方大換血年輕化,突顯解放軍現代化改革方向的堅持與精進。"不忘初心, 繼續前進",成為習主席堅定意志'貫徹決心的八字訣。透過强軍夢與強國夢的厚實力道,勢將實現中華復興的中國夢。
然而,就在中共十九大舉行之前,台灣主政者仍然陶醉在掠奪政經 澬源' 消除中華文化'翦滅在野黨'封鎖媒體真相'飆淫同運同婚'支解人倫禮教'弱化軍公教警消經濟能力'製造勞資對立之一例一休'等等錯誤政策。
更有甚者,賴清德院長於9月26日上任的首次施政報告中,在衆人矚目的現場直播鏡頭下,強調自己是"主張台獨的政治工作者",此言一出!觸動了"一言而可以興邦","一言而喪邦"的政治敏感紅線。果然,當天下午就遭海峽對方官方與學者的批判。
另外,10月10日的雙十國慶,受到台獨意識高漲之綠色政權挾持的"國慶",少了國家慶典的喜慶氣氛,添加了不確定感的悲觀氛圍。
蔡英文總統以"更好的台灣"為主題的演說,頗多畫餅充飢的意涵,所謂:善意不變' 承諾不變'不在壓力下屈服'不走回頭對抗的老路"之四不原則,都是老調重提,無怪乎環球時報的社評說她自吹自擂'塗脂抹粉,"統一台灣的過程已在進行中,蔡當局的所有折騰都只是茶壼裡的風暴"。
三、以古為鑑,可以知興替
根據古今中外的政權遞嬗與攸關大變遷之自然界警訊,多有文獻記載乃至驗證如韱者,就在10月10日當天,台北總統府天空上出現了長虹,有某媒體播報說是祥瑞符應,其實長虹貫日躍現京城,在古代認為這是一種預示人們將遭遇災禍的警訊。唐李白《擬恨賦》:「長虹貫日,寒風颯起。」《戰國策‧魏策四》謂:「聶政之刺韓傀也,白虹貫日。」按照古籍詮釋,長虹'白虹是在天下有大變動時出現,象徵國家君王遇害的兆頭。《戰國策.魏策四》云:「夫專諸之刺王僚也,彗星襲月;聶政之刺韓傀也,白虹貫日;要離之刺慶忌也,倉鷹擊於殿上。」這些徵象可以作為"天心示警"的訊息,為政者切勿放肆輕蔑'驕縱自恣,或許,中國駐 聯合國大使劉結ㄧ接掌國台辦主任,就是台灣問題即將"收網"的重大提示。

劉易齋撰寫於台北新店達觀山居
2017'10'15

回應(0)

發表網誌評論

載入中